11月19日,全國生鐵及鐵合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分析分技術委員會(SAC/TC318/SC1)以網絡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了《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 硅含量的測定 硅鉬藍光度法、氟硅酸鉀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高鉻合金磨球-火花放電原子發(fā)射光譜法》等七項國家、行業(yè)標準審定會,武漢鋼鐵公司、上海海關技術中心、吉林鐵合金公司等14家單位的27名專家和代表參加,本次會議由分委會秘書處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主持。
在此次評審會上,川投峨鐵公司國標起草技術負責人就《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硅含量的測定、鉬藍分光光度法、氟硅酸鉀滴定法和高氯酸重量法》《錳鐵、錳硅合金、氮化錳鐵和金屬錳、磷含量的測定、鉬藍分光光度法和鉍磷鉬藍分光光度法》兩項標準的起草修訂情況、技術依據、實驗與驗證報告要點、起草修訂技術要點,與國家和國際先進標準的比較以及征求反饋意見的匯總處理情況等進行了詳實匯報,并接受質詢答疑。各位專家委員對川投峨鐵公司起草小組在標準制修訂過程中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標準修訂試驗報告及所選定的標準方法符合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和技術發(fā)展實際,編制說明書對標準修訂過程及與現(xiàn)行國際和國內外標準的分析比較結論屬實,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審定。
該兩項標準的再次修訂更新,有利于提高我國錳系鐵合金生產質量,維護貿易仲裁檢驗的公平性和有利于用戶的有效使用,對推動錳系鐵合金的生產、質量控制、貿易和質量檢驗都具有重要的技術和經濟意義。
來自四川川投峨眉鐵合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鄂爾多斯市西金礦冶有限責任公司、吉鐵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鋼鐵有限公司、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通標標準技術服務(天津)有限公司、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上海海關技術中心、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鋼集團江油長城特殊鋼有限公司、首鋼京唐鋼鐵聯(lián)合有限責任公司、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業(yè)信息標準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線參加了會議。